新闻中心News
国家全谷物行动计划实施 万亿级“主粮革命”商机来临
日前,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国家全谷物行动计划(2024—2035)》(以下简称《行动计划》),旨在通过实施全谷物行动,到2035年使全谷物在居民膳食消费中的比重明显增加,促进营养均衡消费,提升人民健康水平,在更高层次、更高营销、更高品质上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 国之大者,粮食安全。我国粮食安全不仅要注重数量安全,还要考虑营养安全等多维度目标。近年来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升,饮食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然而在这一过程中,“隐性饥饿” 问题日益凸显。所谓 “隐性饥饿”,并非指传统意义上食物量的匮乏,而是指人体由于缺乏维生素、矿物质等微量营养素,虽表面上看似温饱无忧,但身体却处于一种潜在的营养缺失状态。 这种营养缺失和不均衡直接导致了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病的高发态势。解决 “隐性饥饿” 问题,全面提升粮食的营养安全,对于保障我国居民的健康和粮食安全的长远发展意义重大。因此,《行动计划》不仅是利国利民的重大举措,也是摒弃错误的主粮消费观念,对市场进行重新洗牌,开辟一个全新的万亿级“主粮革命”新赛道的重要指引。 全谷物的概念最早是在 1999 年由美国国际谷物化学家协会(AACCI)提出的,将其定义为完整、碾碎、破碎或压片的颖果,基本组成包括淀粉质胚乳、胚芽与麸皮,各组成部分的相对比例与完整颖果一样。 2006 年,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采纳了全谷物的概念。2014 年,欧洲健康谷物论坛也对 “全谷物” 进行了定义,与 AACCI 不同的是,它允许谷物的胚芽或麸皮在初加工 / 清洗过程中存在一定范围的损失。《中国居民膳食指南 2016》也给出了全谷物相关定义。 目前比较一致的定义是谷物或准谷物在仅去除如外壳这类不可食用部分后,所留存的完整颖果籽粒。任何一粒天然谷物都是一个有机生命体,由胚乳、胚及种皮三个部分组成。全谷物就是谷物仅去除外壳等不可食用的部分后保留的完整颖果籽粒,拥有完整的胚乳、胚和种皮,出品率甚至达到98%以上。如果去掉其中一个或两个组成部分,均不能称之为全谷物。 全谷物最大程度地留存了谷物或准谷物中天然存在的膳食纤维、B 族维生素等微量营养素,以及生物活性物质。在能够有效为机体提供所需能量的基础上,全谷物及其制成的食品,在营养健康领域展现出的优势,远非精制谷物可比。 首先,全谷物在 B 族维生素以及矿物元素等微量营养成分的含量上,相较于精制谷物要多出 40% - 90%。这些微量营养成分对人体健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们助力大脑功能的正常运转,保障新陈代谢有条不紊地进行,强化骨骼与牙齿,维持人体体液的平衡。 其次,就膳食纤维的摄入标准而言,世界卫生组织(WHO)建议成年人每日膳食纤维摄入量应大于等于 25 克。在美国,以及德国、荷兰、丹麦、瑞典等众多国家,对成年人膳食纤维的日推荐摄入量普遍高于 25 克。其中,荷兰的推荐量相对更高,为 30 - 40 克。依据《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我国成年人膳食纤维的日摄入量推荐范围是 25 - 30 克。全谷物在膳食纤维含量方面表现出色,一般每 100 克(干重,下同)中膳食纤维含量可达 4 克以上。例如,全谷物糙米的膳食纤维含量通常在 4% 左右,全麦的膳食纤维含量约为每 100 克含 12 克,而黑麦和大麦的膳食纤维含量更是高达每 100 克含 15 克。由此可见,在日常饮食中,用全谷物替代精制谷物,无疑是一种既简便又高效的增加膳食纤维摄入量的方式。 再次,全谷物宛如一个由各类营养物质精心构成的 “营养包”。与谷物纤维相比,它蕴含着更为丰富的有益化合物。正因如此,从人体健康角度来看,全谷物中多种营养成分通过相互结合或协同增效所产生的健康功效,极有可能超越单一营养成分独自发挥的作用。 在我国的饮食结构中,全谷物消费所蕴含的提升潜力极为巨大。近年来,主食消费领域出现了一系列令人担忧的误解与误区。特别是在年轻人群体中,一种 “不吃主食” 的观念悄然兴起,这一现象直接导致谷物供能在膳食总能量中所占的比例呈现出逐年下滑的态势。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部分发达国家在全谷物消费方面已然取得了显著成果。以德国为例,2021 年其人均全谷物日摄入量高达 132.6 克,在谷物消费中的占比更是达到了 33.93%。不仅如此,jbo竞博电竞登录在诸多发达国家,全谷物消费占比普遍处于 20% - 35% 这一区间。然而,反观我国当下的情况,全谷物消费在谷物消费中所占的比例竟然还不足 1%。以我国14亿人的巨大体量,如果全谷物消费占比达到发达国家的20% - 35% 这一区间,带来的市场增量将是万亿级的。 全谷物有营养优势、市场空间,为什么之前没有发展起来呢?在消费侧,是消费者不愿吃,在供给侧,是厂家不愿生产。这是因为长期以来,我国居民已经养成了 “精米白面” 的精制谷物消费习惯。一方面,精制谷物在口感上更胜一筹,质地更为细腻,入口顺滑,能给人带来良好的饮食体验;另一方面,其在烹饪方面具有优势,精制谷物相比全谷物更便于在家烹饪,能满足人们越来越追求简单的消费需求。这两方面使得消费者在选择谷物产品时,更倾向于精制谷物。消费者消费愿意不强,厂家自然也就不愿意生产,更多的是顺从消费者错误的消费习惯。 以大米胚芽化、杂粮主粮化、主粮营养化、产品订单化等“四个现代化”为标志的主粮革命产业号召是解决这一市场堵点的有效方案。主粮革命坚守主粮的“体验价值”,为消费者提供全谷物、低碳水、绿色有机、订单农业等一整套健康餐桌解决方案。 以杂粮为例,中国饮食文化自古讲究“五谷为养”,将杂粮作为主粮的一个重要分支。然而在物质丰富的今天,杂粮由于普遍口感不如细粮,而且食用不便,近几十年来随着精米白面的普及,越来越边缘化。 主粮革命的“杂粮主粮化”这一主张就是顺从消费者的体验需求,通过精深加工,如打破杂粮原料原有物理外形,重塑为更适合现代饮食需要的米形创新产品,或通过品种改良和杂粮预熟深加工,既可以有效增加膳食纤维和多种营养成分的摄入,也可以改善杂粮烹饪不便、食用体验不佳的缺点,实现部分主粮替代的同时,解决了消费者不愿吃、烹饪门槛高的问题。 还有近年来市场上的明星产品胚芽米,好多企业为了宣传自己产品的营养价值,打出所谓的留胚率最好标准,有的主张90%,有的主张80%,各说各话,严重干扰了消费者的判断标准。在主粮革命团队看来,消费者需要的才是最好的,留胚率低的口感更好,但营养稍逊,留胚率高的营养更多,但口感稍差,至于孰优孰劣,主粮革命不做评价,而是做好不同留胚率和碾磨度的科学分级,然后给不同消费者提供最适合的产品体验即可。同时也解决了企业因为不能精准把脉消费者需求,而不愿生产的市场堵点。 主粮革命不仅是主粮消费上的巨变,更是小至主粮产品创新、大至全谷物行动市场落地的一次巨大变革,是有志于大健康领域的产业链企业、创业者拥抱国家全谷物行动计划的最佳切入点,必将为全谷物食品供给和消费实现动态平衡,形成链条完整、结构合理、供需适配、持续升级的全谷物产业发展格局,带来创新性、破局性的示范效应。